首页 > 走进金堂 > 自然资源
地质
来源:县国土局 发布日期:2015-02-19 17:18 关注度: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本稿〗〖关闭
   金堂县属四川省东部地台区。跨“成都断陷”、“龙泉山褶皱带”和“川中台拱”三大构造单元。为新华夏系和旋扭构造体系。地层露头除西北平原与河谷地区外,多属中生代中上时期之红色地层。
   一、地层
    县境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是中生界河湖相沉积的侏罗系、白垩系红色地层与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1、侏罗系地层(J)(1.95~1.4亿年)
    县境内出露的侏罗系地层仅限于上侏罗系蓬莱镇组上段。蓬莱镇组上段(J3P3)为河湖相及滨湖相沉积。主要分布在县内竹篙乡东南、广兴、九龙、又新、双流、云合、永乐、土桥、金乐、大安乡及四方、三星、栖贤、长乐、淮口等乡所在的龙泉山区。厚度360~440余米,岩性为紫红色泥岩、紫红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砂岩、夹紫灰色细砂岩和灰绿色页岩。纵向变幅较大,一般岩层产状平缓,与其下伏岩层遂宁组间呈整合状。
    2、白垩系地层(K)(1.4~0.7亿年)
    县境内的白垩系地层仅限于下统苍溪组、白龙组、七曲寺组和古店组。总厚度450余米。其中苍溪组又相当于“城墙岩统”或“天马山组”。这是一套内陆河湖相建造。分布的状况是:
    (1)苍溪组(K1C)  主要分布在青松、平桥、新华、大桥、转龙及同兴、金龙、赵家乡的四面山、龙泉山西侧盐井乡境内。厚度100~150米,岩性以灰黄色、灰紫色、厚层、块状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夹紫红色、紫灰色粉砂岩和黏土层。转龙、金龙和淮口乡附近还有砾岩凸境体出露。厚可达3米。砾石成分多灰岩、砂岩、石英岩和脉石英。砾径0.6~2厘米。磨圆度较好,常具小溶洞。钙质胶结,交错层发育。
    (2)白龙组(K1b)  主要分布于五凤、淮口、高板、石龙、白果、隆盛、石佛等乡。龙泉山东侧四面山到同兴乡一带也有露头。地层厚度110~188米,岩性以砖红色和紫红色的黏土层与粉砂岩为主体,夹紫灰色、浅黄色的长石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底部有钙质砾岩凸境体出露。
    (3)七曲寺组(K1a)  主要分布在金龙和三溪乡以北地区。淮口、高板、同兴、赵家、龙威、杨柳、云绣、栖贤等乡也有露头。厚度80~120米,岩性为砂岩、黏土、粉砂岩互层,韵律结构分明。下部为砖红色、厚层、中厚层粉砂岩夹黏土层;中部为桃红色、块状、中粒长石石英岩屑砂岩;上部为砖红色黏土层夹中厚层粉砂岩。
    (4)古店组(K1g)  主要分布在官仓乡以东、盐井乡以西、栖贤乡以北地区。龙威、云绣、杨柳等乡也有露头。呈南北向延伸,以中江县古店场至金堂县官仓乡鹅蛋山一带最为典型,为浅湖相与河流相沉积。厚度80~140米,岩性以砖红色黏土层、粉砂岩为主体,夹紫灰色岩屑砂砾岩。砂砾岩厚度1~2米,4到5层。成分多系石英岩、白云岩、粉砂岩及脉石英。呈条带状分布于砂岩中。交错层理和斜层理发育。上述4组岩层间均为整合撞触状态。苍溪组地层与其下伏地层蓬莱镇组间属于假整合接触。
    3、新生界第四系地层(Q)(0.02亿年以来)
    县境内的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平原区、河谷区、丘间洼地及龙泉山东西两侧的山麓地带。从老到新的顺序:
    (1)中更新统地层(Q22al)  分布于官仓乡南及龙泉山西侧山麓地带。呈块状零星分布。在沱江沿岸地带形成五级阶地。出露高程多在480~520米。地层厚度15~30余米。剖面显示,下部为棕红色、杂色及黄褐色砂质砾石层。成分有花岗岩、泥灰岩、石英岩、脉石英、砂岩。偶见燧石及凝灰岩。分选差,砾径2~20厘米。呈次圆至次棱角状。充填物多紫红色黏土或黄棕色至红棕色黏土。上部为绛红色、紫红色黏土,质纯,含铁锰锈,具有灰白色高岭石网纹条带。从上至下,网纹由粗大稀疏到细长密集。属于龙泉山西侧残坡型。
    (2)上更新统地层(Q31al)  下段(Q31al)主要分布于龙泉山西麓,平原边缘一级台地之云绣、杨柳、栖贤、官仓、龙威乡蟠龙山及中河与毗河之间地区。高程460~500米。厚度可达20余米。剖面显示,下部为褐黄色黏土,底部为石英质小砾石和粗大的灰白至灰绿色高岭土条带,上部为黄色、黄褐色粘土层。富含钙质结核,偶见铁锰质胶膜及铁锰质小结核。袭隙面中可见光滑水云母及高岭土薄膜。上段(Q3-31al)主要分布在龙泉山东西两侧的赵镇附近,五凤、白果、同兴等乡沱江河谷两岸以及同兴至赵家乡所在的龙泉山东麓狭窄地带。呈块状分布,往往表现为河间低矮垄岗状。形成三级阶地,在龙泉山西侧属冲积阶地,东侧属基座阶地。高程400~440米。厚度15~20米。剖面反映是:下部为黄褐色砂质砾石层。砾石成分复杂,以花岗岩为主,其次是灰岩、砂岩、石英岩、辉长岩、片麻岩。磨圆度差。砾径3~10厘米,大者可达20厘米。充填物多褐黄色中粗沙,局部为铁质胶结,具有铁锰富集带。中部为黄褐色至棕黄色粘质沙土,以粗中、中细沙为主,含有砂砾及少量泥质。铁锰质浸染较常见,偶见钙质小团块。上部为褐黄色粉沙质粘土层,含铁锰质胶膜及粗大的钙质结核,当地人称山鸡蛋或姜石,核径可达15厘米。
    (3)上更新统黄土段(Q33eol)  为丘间坦谷堆积层。主要分布于淮口、黄家、三溪乡以西和福兴、赵家乡之间地带。由黄色黏土组成,质地黏重,不显层理,俗称大黄泥。民间常以“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来描述其黏重程度。剖面下部黄色黏土,含石英质砾石并直接覆盖在基岩上。上部黄色黏土,富含钙质结核。具有坡积裙产状特征。
    (4)全新统地层(Q4)  主要分布于平原及沱江河谷底部。形成河漫滩一、二级阶地。为冲积、洪积、残坡积。沉积物多属砂、砾堆积。在县境内出露的有(Q43al):下部分布于白果场附近之沱江沿岸,来宝沱及其以下沱江河谷沿岸,呈零星分布。属洪积、冲积层。剖面反映,二元相结构较明显,下部为砂卵砾石层。成分以灰岩、砂岩及岩浆岩为主。磨圆度及分选性较好,具有定向排列。厚4~11米。上部为灰色至黄灰色黏质沙土。厚1~3米。上部(Q4+2al):分布于龙泉山西侧之毗河、清白江、北河之间的杨柳、龙威、赵渡、赵镇、清江、官仓、栖贤乡一线以西地区。在同兴至白果至五凤的沱江沿岸也有大面积出露。属四川盆地之龙门山山前冲洪积扇堆积。剖面:下部(Q4+2al)为灰色至黄灰色砂卵砾石层,成分以砂岩、硅质砂岩、花岗岩、石英岩为主,次为片麻岩、闪长岩等。分选性较差,砾径一般为5~15厘米。次圆至次棱角状。充填物为中细沙及少量泥质。上部为黄灰色粉细沙至黏质沙土,厚2~6米。
    二、地质构造
    县境位于新华夏系一级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边缘。自晚三迭纪以来,经历印支、燕山、喜马拉雅运动3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各种地质构造业已定型。
    1、龙泉山褶皱带
    呈北北东~南南西斜贯于金堂县境西北部,县境内长58公里。为一系列扭压性断层、箱状背斜和舒缓向斜组成。
    (1)龙泉山箱状背斜  分布在龙泉山区。为此山的主要构造。轴线走向从南到北由北18~35°北向,至中江杰兴乡西北之鸡冠山一带急转北35°西向。最后与德阳县合兴场旋扭构造相衔接。龙泉山褶皱带呈平缓的“礼帽形”箱状背斜。轴部岩层倾角3~5°。整个背斜由南西~北东逐渐倾伏。西翼陡,东翼缓;西翼岩层倾角40~60°,东翼岩层倾角15~25°。两翼有发育的压扭性逆断层。扭裂隙和张裂隙都较常见,裂隙宽度0.1~5厘米,倾角75~86°。岩性主要是侏罗系及白垩系红色岩层,以砂岩、泥岩、砂岩夹泥岩或粉砂岩互层状岩层出露为主。
    (2)三皇庙构造  位于县境三皇庙附近。为龙泉山背斜的中北段。轴线呈北20°东向延伸。核部出露之最老地层为蓬莱镇组。南北两端倾伏角仅2~3°。南东翼倾角较缓,为12°左右,北西翼倾角较陡,一般在20°左右,属不对称背斜。
    (3)中兴场向斜  位于龙泉山背斜东南翼,北起中江县城南,经中兴场,向西南延伸,止于金堂县淮口镇南之五星坝一带。县境内长30余公里。轴向北20~30°东。轴部产状平缓,两翼倾角相近。东、西翼分别为2~5°和2~4°。最新地层为七曲寺组。翼部地层依次为白龙组、苍溪组。北端在中江县境呈南东翘起,仰角约3°。东翼平缓,西翼倾角变陡。南端与红花塘断层斜接,锐角指向南方。
  (4)红花塘断层  位于龙泉山背斜东翼,系区域性大断层。北起长乐乡南之羊毛沟,由北东~南西向经红花塘全相寺出县境。全长35公里,在县境内主要见于红花塘车站东及曾家沟一带。露头5.9公里。走向北20°东,倾向北西,倾角南缓北陡,分别为40~58°和70~80°。上盘在五凤溪以西,下盘伴生有小背斜和小向斜等小型构造。轴线展布特征属于压扭性断裂。线性构造特征明显。各断点面的产状是:淮口的五里坝,走向北15°东,倾向北西,倾角80°;红花塘站东,走向北20°东,倾向北西,倾角40°。整个断层均发生在白垩系地层内。
    (5)周家庄逆断层  位于同兴场南之沱江右岸的周家庄一带,长4公里。走向北30~40°,倾向南东,倾角40~70°。断层线穿越在白垩系地层中。
    (6)易家湾逆断层  分布在金堂县龙威乡易家沟至三学寺、麻柳林一带。长6公里,走向北15~20°东,倾向南东,倾角41~62°。其下盘向南位移,为扭压性断层。断层带宽200~400米。在断层带内岩层呈直立,甚至倒转状,并发育了倒转褶皱。在断层带内,岩层由侏罗系蓬莱镇组厚层砂岩和泥岩组成。
    (7)五凤溪背斜  位于金堂五凤溪附近,长约10公里,轴向北70°东。在五凤溪南急转北45°东,没于大渡口以北金简桥附近。北翼倾角19°,南翼倾角10°。整个构造均位于白垩系白龙组地层内。
    (8)龙泉驿断层  位于龙泉山大背斜西翼,地层属于侏罗系。走向北20~30°东,倾向南东,倾角25~30°。东盘相对上升,西盘相对下降,为一逆掩断层。断层剖面呈“L”型,俗称“L”型滑脱面。龙泉山背斜则属此滑脱面上的表皮构造。此断层,因第四系地层掩盖,露头多处于断续状态。断层先后于龙泉驿、青白江区之清泉镇出露,入金堂龙威地区后隐伏,直至县城东北部之栖贤乡徐家沟始又出现。在断面附近有局部强烈褶皱、倒转或仰冲现象。
      2、成都凹陷
      位于龙门山和龙泉山二褶皱带间。为一西陡东缓的不对称向斜凹陷。构造线方向呈北北东至北东向。基底起伏,东西两侧发育有隐伏性断层,且向中心对冲,二者控制了川西平原第四系的沉积。由于一直处于缓慢下陷状态,接纳了四周山区大量沉积物,沉积中心偏西,沉积厚度向东递减,基底岩层为白垩系红色砂泥岩和第三系碎屑岩。上覆第四系冲积、洪积、湖积、残坡积、类黄土堆积、沼泽积及冰水堆积的砂、砾石、黏土。
      3、川中台拱
      介于龙泉山断裂与华蓥山断裂之间。为侏罗系至白垩系红层广布地区。在燕山运动后期,随着华蓥山和龙泉山等断裂带的顺时针水平扭动,发生了大幅度的旋扭。上覆岩层绕局部隆起和拗陷一起旋扭,生成了一系列连环式旋扭构造。因其基盘构造系古生代之古老坚硬地层,故表层褶皱非常和缓,岩层产状平缓。县境东南部广大丘陵地形,就是建筑在罗江、德阳、金堂县和中江县一带的合兴场旋扭构造之上的。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