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旅游 > 人文历史 > 人物轶事
在沙河老师家的一天
来源:县文联 发布日期:2009-12-30 19:09 关注度: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本稿〗〖关闭

 

■西岭雪

  风尘仆仆赶到沙河老师门前,才刚刚上午八点。开门一阵寒暄后,先生热情地示意:“快进来坐!”茶水随即也泡了上来。

    “你几点起的床哟?”先生问道。

    我说:“五点过起来的,六点一刻,我已乘上车了。”

    他又问:“家乡近来如何?”

    “又有新的规划了,‘云绣花田’将是金堂一大亮点,两万多亩浅丘区,会在五年内成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还有什么?”先生关切地问。我说金堂县城正在申报成为国家园林县城,那时绿化更好了,空气还会更好。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那好——那好!”

  我们谈到文学,便向他请教一个问题:我读到一篇异常犀利的评论文章,称《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宣传了仇恨意识,提倡恨自己“剥削阶级”的父母。先生听后沉吟片刻,并不评述其是非,只是说:“如今社会宽容了许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这也是正常的……”我向他请教文章“主”什么最好,才能引起别人阅读兴趣,他说:“内容要有知识、有见解、又新鲜。”依我看,前二者好理解,唯“新鲜”似乎需要解释一下。先生指出:“就是语言要新鲜,某些段、句、词不能似曾相识,像古人说的那样,要‘唯陈言之务去’。”听了这些经典之言,真是茅舍顿开,颇有“读应多思”的憬悟。

  过后,他家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先生的老朋友,有时,他亲自为客人沏茶倒水,有时又由夫人操办。朋友们带来许多新鲜信息,比如有人淘到一本泛黄虫蛀、逾百年之龄的旧书,便送来一睹为快过一盘“眼瘾”。先生手翻书页浏览:“你看那时就兴打广告了,某某书由某某馆印刷,为了发布信息,早已登在这里了……”他有些激动,称自己小时,老师曾在课堂引用过其中一段,说罢他用放大镜在书页上扫描:“你看你看——牛马四蹄谓之天,穿马首络牛鼻谓之人,这里不是?”此时大家都乐了。由于百年前的翻译与现在翻译有很大差别,那时马克思、恩格斯等名字,竟可以翻译成‘卡罗马罗客士’和‘烟基儿’,电话被译成过‘滴律风’……”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声啷啷,好不快活。

  有人问“微生物”这个词名何时由西方翻译传入,沙河先生指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因为那时书上才刚出现此称谓。“沙老,我有一个疑问:国人先前有没有译成与“微生物”相符的比喻?”一个朋友开口道,先生说:“有啊——小时候我父亲曾指着水缸,要我们小孩不能喝生水,就说里面有‘秒’,喝了要生病。”接着他解释说:“最初译为‘秒’后来觉得还不准确,于是又译成‘微生物’,也指不同细菌。中国人形容小,只能用眼睛所见最小物相为凭。‘秒’就是小米壳芒毛的尖尖……”大家听得十分佩服,觉得颇有意趣;同时,也深感中西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融汇,是个不可避免的、不断同质化的过程。

  此时,先生的朋友们谈起了网络新闻,也谈起了信息时代给人的便捷,认为这是决定性的,了不起的科技进步。接着他们话锋一转,又开始劝沙河老师了:“你一定要学会电脑,学会上网……你头脑里固然装有许多知识,记性又好,可是我们现在也不弱于你嘛;我们不需要记性,却能从网络上调出所需的资料。”老师听着却笑而不答,好像暂时还未考虑用这种工具取代大脑。接着,他称自己眼睛不好,近期还动了手术,目前正在恢复期。

  客人散去后,家中清静下来。目睹先生客厅,不知何时又添了一幅自己的书法字悬于厅壁,内容仅二字:“知还”。由于是繁体字,笔势显得饱满浑圆而不失风骨,意境更是老道深沉。我能理解,这种“知还”并非要回到过去,也不仅限于“鸟倦飞而知还”的单一比喻。我猜想,可能还有“螺旋似的圆周向上运动”的寓意,也未尝可知?当然,猜测归猜测,我只看不问,冀能保持自己的思想张力,这样,便有与“大道无形”契合的可能?!

  看见沙河老师愉快而依然健谈,我就觉得心里踏实,回程的路上,自己也就精神饱满,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