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旅游 > 人文历史 > 民风民俗
四川话安得儿逸 外地人下功夫研究
来源:天府早报 发布日期:2019-06-04 11:10 关注度:
〖字体: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打印本稿〗〖关闭
     一位外地郎在拜见岳母时,被长辈的点评“长得单调”“xun白xun白”麻到起了,从此喜欢上研究四川话。
     近日,网上流传一篇《一个外地人眼中的四川话》的帖子,楼主“爆炒三丁”是一名外地人,他说自己对四川话一直怀着敬意,并列举了4大原因,“四川话变化多端,诡异难辨……”楼主还逐一举例为证。一位生活在四川的河南人说,他认为四川话像是在唱歌,最容易学的就是“要得”这个词。
 
    网友发帖;
     外地郎拜岳母 从此记住“单调xun白粗糙”

     网友“爆炒三丁”是一个外地人,娶了一位四川女孩做老婆。在拜见岳母时,老婆的大舅说了一句“这娃儿长得单调”,二舅补了一句“娃儿粗糙,黢黑”,岳母出来打圆场“男娃儿嘛,xun白xun白的,起啥子作用?”从此,“爆炒三丁”的脑子里一直闪现着“单调”“粗糙”“黢黑”“xun白”,也从此喜欢上研究四川话。
     充满市井智慧 川话利于生活也是诗歌的敌人
     在他看来,四川话变化多端,诡异难辨,在主体意思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地方就有一个地方的口音。楼主举例,“吃”在四川就有很多种说法,渠县人老老实实说“吃”;开江人说“七”;达县人说“切”,“切饭了,切饭了,声音悠长婉转”。
     楼主的印象中,四川话有“派头”,“全国人民都在学说普通话,四川人基本上我行我素。”随便到四川什么地方,打开当地的新闻,常会发现县长市长们很认真、很清晰地说着川话:“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说起好耍的,是要流毛毛汗的,我们要发扬莽牯牛儿精神。”再说说四川话的气势,那绝对是排山倒海,“ 四川话本身具有世俗精神,张口就来。”四川话与身俱来的幽默感,“充满了市井智慧”,比如,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表达爱慕之情,“据我所知,四川男人对自己的女人几乎从不说‘我爱你’,他们说不出口,觉得肉麻,有点虚,他们一般是说:我喜欢你喜欢惨了。”
     楼主看来,四川话与普通话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普通话利于抒情,四川话利于生活。”比如,下面这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如果用四川话念,我在心里就会孵生出这样的语言:“冬天来gua 了,春天在哪个塌塌啊?”所以,四川话是诗歌的敌人。在四川,你还不能用普通话来理解四川话,比如,有四川人问你:“老兄,你在爪子?”你可千万不要用普通话理解别人在说你的手或者脚,“人家是在问你在做什么!”
     随机调查;
     外地人说四川话“要得”最好学

     四川话在外地人眼中是什么样的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在成都的一些外地友人。李雪是河南人,来四川6年了,只会说一句四川话“要得”。李雪认为,四川人说话翻得快,听起来像在唱歌,抑扬顿挫,情感丰富多彩;再者,四川话意义丰富,“在四川,只要会说‘要得’,十件事至少可以应付八件。”李雪会用普通话说“巴适”、“小妹儿”、“ 安逸”,但就是无法用四川话说出来,“也许这就是四川话的魅力所在。”
     北京人朴志平来四川一个月,就基本能听懂四川人说话。朴志平说,北方人对平舌翘舌的音分得特别清楚,但四川话里基本就没翘舌的字,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前后鼻韵之分,这也闹出了不少笑话,“说十个人,四川话里就变成了‘四个人’。”他只会说最基本的“要得”、“哪点儿”,“外地人要真正学会四川话,可得花一番工夫的,首先得把好舌头关。”
     不少人来四川,都说听得懂四川话,但就是不会说。加上四川人多地广,方言变化也大,学会了成都话不见得会说乐山话,而且每个地方的尾音不同,“成都人一句话末尾爱加‘三’,乐山人爱加‘哇’,还有很多独立的象声词,好听难学。”很多人都选择“听”,偶尔有兴趣的时候,学上两个简单的词语逗乐,生活中也实用,“到菜市场买菜不至于被敲(kao)棒棒。”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