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资 源
地表水
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总量83.41亿立方米,其中外县来水80.15亿立方米,本县产生地表水3.26亿立方米(其中:平坝0.6亿立方米;山区0.78亿立方米;丘陵1.88亿立方米)。
系根据径流深等值线图,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
全县各区水资源总量表 单位:亿立方米
区 别 |
地 表 水 |
地下水 |
合计 | ||
县外 |
县内 |
小计 | |||
平 坝 |
78.73 |
0.60 |
79.33 |
0.738 |
80.06 |
山 区 |
0.40 |
0.78 |
1.18 |
000015 |
1.18 |
丘 陵 |
1.02 |
1.88 |
2.90 |
0.06 |
2.96 |
合 计 |
80.15 |
3.26 |
83.41 |
0.79 |
84.20 |
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在区域上的各异,各区储藏量的不同,特作如下分述:
一、平坝区及沿江河洲坝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密布区,冲积层达几米至几十米,地下水较丰富,储藏量7276万立方米,可采储量2569万立方米。据官仓镇16口沉井1980年提水资料,全年共提水81万立方米,平均每口储水量5.1万立方米,故可开发作为农田灌溉。平坝浅丘地带,为红层风化带裂隙水,储量44万立方米,可供生活用水。由于历年开采,降雨不足,平坝区的地下水呈下降趋势。
二、东部丘陵区,出露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klt和朱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具有一定的储水地质条件,为风化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地下水分布于浅丘谷地,金龙、三溪、隆盛一带单井出水量300~500立方米/日,转龙、竹篙一带单井出水量50立方米/日,全区平均单井出水量144立方米/日,一般含水层厚在30~50米,总储水量达600万立方米,可供生活用水。由于雨量不足、开采过度,地下立储量逐年下降。
三,中部低山区,出露地层大部为(J3P)属风化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由于沟谷汇水面积小,储水量仅为15.4万立方米。
四、矿泉
在沱江西侧一公里处(地址在现淮口镇望江村),流淌着数处清泉,仍有较大的水量,实测8~11月为10.267升/秒,2~4月为5.618升/秒,其余平水期流量为6~8升/秒。被命名为金堂县龙泉山云顶矿泉(现更名为七胶水矿泉),该泉属含偏硅酸、锶、重碳酸钙型的优质天然矿泉水,其偏硅酸含量为33.74~39.87毫克/升,锶0.403~0.417毫克/升。这两项指标均已达到饮料矿泉水的国家标准,偏硅酸>25.0毫克/升,锶>0.2毫克/升。该泉水质感观良好,口味纯正,资源丰富,动态稳定,可作为饮料矿泉水开发利用。更因为该泉含有钾、钠、钙、镁、铅、锂、钡、铍、锆、铌、钴、钪、镱、钇、铕、铁、锌、铜、锰、镨、铈、钕、钐、镥、铥、钬、镐、铒、钼、硒、镍、锡、钒、锶等三十余种微量元素,人体中必须有十四种的微量元素,都有一定的含量,业经技术鉴定。1987年6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司以(1987)地水发字第106号文件,批准龙泉山云顶天然矿泉水为优质泉水。(现更名为七股水)
此外,早在清代即被誉为本县八景之一的白马涌泉,70年代,该泉实有流量达03立方米/秒以上。据《金堂县志》嘉庆版载“清泉涌出,浩若银涛,爱筑堤为塘,旁列沟渠,引以灌田,其疾流迅注,并开水碾,一方烟景咸赖之”,其泉源很可能属于龙泉山系统的。其后,在塘的周围掘有作灌溉用的沉井57口,井底一般低于泉塘五、六米,竟将白马涌泉的水源截断,致使白马涌泉干涸,惟存旧塘。1998年,又对白马涌泉进行钻探考察,现出水有可恢复,拟作为旅游渡假场所之用。1995年后,先后在赵镇龙洞,赵家通堂河等处开发出取名为云顶山矿泉和千秋雪矿泉水。
水能资源
全县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3(段)条(见水系篇)。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91万千瓦,可开发2.76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3%,其中沱江在本县境内全长46.7公里,天然落差36.4米,可利用落差29米,可开发2.56万千瓦,截至2005年,在中河、毗河建有小水电站3处,装机2465千瓦。沱江建成发电站2处、装机达3.30万千瓦。
金堂县人民政府主办 金堂县行政审批局承办
蜀ICP备13001076号
管理维护:(028)84922299 (028)84922661 技术支持:(028)85455369 网站标识码:5101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