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金堂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金堂县人民政府县长 金 城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实施“三大战略”,加快建设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样板区,积极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1』,圆满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2亿元,比2006年增长99.8亿元,年均增长14.9%,人均GDP实现翻番;三次产业比例由2006年的34.7∶27.9∶37.4调整为21.3∶42.4∶36.3;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3亿元、9.6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991.6%、466.7%;固定资产投资166.7亿元,五年累计投入492.9亿元,年均投入98.6亿元;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26个,实际到位内资178.2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97亿美元,分别年均增长22.8%、14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亿元,比2006年增长13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215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04.6%、98.3%。
一、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工业强县实现新跨越。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2亿元,比2006年增长333.7%;工业总产值99亿元。工业布局得到优化,工业集中度达81.7%。成阿工业园区已形成承载能力,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亿元,竣工、投产项目各30个;金堂工业区累计建成投产企业105个;节能环保产业园全面启动建设。全县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98个,协议引资691亿元;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4个,主导产业项目85个。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建设有关工作有序开展。
(二)现代农业开拓新局面。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5亿元,比2006年增长56.7%。累计发展设施农业1.8万亩、有机农业1.1万亩,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3年获省政府“粮食丰收杯奖”,被评为四川省2011年“三农”工作先进县。发展农民专合组织269家、新型集体经济组织65家;土地规模流转40万亩,建成“千亿工程”『2』万亩示范区13个,基本建成 3000 亩以上“一镇一园区”『3』现代农业示范园21个。累计引进农业项目142个,实际到位资金25亿元。注册涉农商标194个,省市着名商标14个,省名牌6个,金堂明参、金堂脐橙、金堂紫薯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
(三)服务业增创新优势。201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9.7亿元,比2006年增长147.5%。引进金融机构5家,融资总额达3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9亿元,贷款余额86.2亿元。全面启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4』,完成涉旅投资49.8亿元,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5』建设加快推进,三溪“中国脐橙之乡”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元。成功引进房地产项目28个,房地产销售面积达103.
二、统筹城乡深入实施
(一)天府水城建设加快推进。持续优化丘区新型城乡形态,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拓展至34.8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4.5个百分点。完成县城老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基本建成1200亩城市森林公园;推动淮口镇与成阿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发展,在竹篙镇规划建设5平方公里“回乡创业园”工业点;完成10个场镇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全域覆盖,强化节能减排,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实施荒草地和资水河沿岸绿化工程,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造林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5.1%。
(二)城乡基础设施得到完善。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6亿元,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
(三)综合配套改革持续深化。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43个,同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生活设施、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全县各类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率达97%以上;确定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专项资金项目909项;全县223个村(涉农社区)全部组建议事会、监事会和村民小组议事会。率先于全市启动户籍制度改革、用地制度改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改革、农村居民进城入镇等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显着成效;统筹推进3个综合示范镇、4个专项示范镇和18个示范村建设,全面达到示范标准;“蜀龙路—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金堂段建设成效显着。
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一)就业保障不断强化。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累计转移就业29.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返乡创业人员带动就业4.9万余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3.8万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98.15%;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廉租房1160套、安置房136.
(二)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完成“村小提升”『7』工程、校舍安全工程『8』建设;引进3所大学,结束金堂无高校历史;全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216个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县中医院迁建等项目主体竣工,加强与华西医院等院校的合作,全县公共卫生和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成功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统筹推进人口、科技、体育等事业发展,全面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全国科普示范县”,成功举办中华龙舟大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
(三)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加强社会环境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持续开展打击黑恶势力和毒品犯罪专项行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被评为“全市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目标优秀县”。严格落实信访逐级负责制,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严格实行领导包案制,坚决防止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现象发生,上访率逐年下降。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止了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金堂县政府被评为成都市2011年安全生产先进集体。
四、政府建设持续加强
(一)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主动向县人大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累计办理各级议案和建议568件、提案83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严格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建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法律服务网络,构建“大调解”『9』工作格局,法律服务和保障效能全面提升;完成“五五”『10』普法任务,“六五”『11』普法有序推进。
(二)行政效能有效提升。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政府工作部门整合、精减至24个。在淮口镇、竹篙镇建立政务服务分中心,完成新政务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行政审批、市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多功能集成。深化“两集中、两到位”『12』改革,审批事项、人员、权限实现应进必进,应放尽放。深化业务和作风建设,实施干部培训教育和学历提升工程,干部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不断提高;狠抓“两好”现象『13』治理,作风建设实现长期化、常态化。
(三)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创新推进廉政建设,建立和完善“两公开一评议”『14』考核制度以及群众“三访”『15』、“网络问政”『16』、“三早”预警机制『17』,推进权力在阳光下高效运行。开展坚决制止和纠正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小金库”自查及公务用车、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持续开展示范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成效明显。
统筹推进物价、统计、保密、档案、地方志、人防、外事、侨台、民族、宗教、老龄、征兵、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气象、住房公积金管理、烟草等工作,各项工作实现较快发展,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经过五年丰富生动的实践,我们开创了金堂发展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得到实惠较多、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我们深深感到,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历届政府打下良好基础之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单位和驻县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金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属于小规模、低水平的高增长,是阶段性、补偿性的发展;工业化还处于初期阶段,规模企业偏少,对县域经济带动不够;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特别是交通、水利设施建设还须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物质基础比较薄弱,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须尽快解决;政府自身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县政府将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按照县委部署,未来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总体目标、“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发展取向、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发展定位、“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发展思路,以及“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部署,立足丘陵地区基本县情,奋力实施“三大战略”,加快推进“三区”建设,争当全市“尾雁快飞、尾雁赶超”排头兵,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奋力开创金堂科学发展新局面。
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金堂追赶跨越发展,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力争2012年进入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丘陵地区先进县、2016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具体目标是:未来五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番;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2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亿元。
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突出抓好“三区”建设,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
(一)加快建设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将加快前沿区建设作为金堂发展的“总牵引”,坚持科学规划、顶层设计、快速建设,力争2014年基本建成30平方公里,2016年建成60平方公里,全县工业区建成规模达80平方公里,工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加快推动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力争2016年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00家,其中上10亿元企业20家以上,上50亿元企业5家以上,上百亿元企业或集团实现“零突破”。实施“全域开放”战略,优化开放合作环境,大力引进税源型大企业、关联企业群落户金堂。落实企业帮扶政策,推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强化节能减排,推进集约用地,促进工业生产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移提升。坚持“两化”互动发展,推进“产城融合”『18』,使园区发展、城市建设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打造充满人居之乐的现代新城。
(二)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加快东风水库扩建等骨干水利项目建设,力争3年彻底解决县内30万亩“望天田”『19』用水问题,达到全省丘区农田水利一流水平;建成村道、农业产业化道路和农业园区道路1000公里。完善“三带两线一区”『20』产业布局规划,加快“一镇一园区”、“一村一品”『21』建设,突出抓好各乡镇1个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力争三年内大多数乡镇建成1个万亩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狠抓农业招商,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特色突出、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大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科技化、加工化、品牌化水平,力争2016年绿色农产品基地占比达80%以上,公共品牌对全县农产品的覆盖率达到50%,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50%以上,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面达80%以上。深入推进“六个一体化”『22』,深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用地制度、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三)加快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样板区。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淮口、竹篙为重点,一般场镇为支撑、集中居住区(院落)为基础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力争县城2016年建成30平方公里30万人的“天府水城”,2021年达到50平方公里50万人的中等城市规模。着眼淮口镇2016年建成20平方公里20万人的“工业重镇、山水新城”,推进淮口新城与工业园区联动发展。依托回乡创业园建设,推动竹篙镇2016年建成10平方公里10万人的“产城互动、宜居宜业”丘区城镇示范。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契合我县丰富的历史文化,以河流为轴线打造城市风貌,推进污染治理、生态植被恢复和城区植绿工程;加快城市旧城区改造,坚持每年实施一批城建重点工程;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城市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三年内彻底解决4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五年内引导30万人进城入镇和到新型社区集中,城镇化率达到60%;所有乡镇半小时上高速(快速通道),构建县域一小时经济圈;力争2016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
二、加快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幸福金堂”建设
(一)统筹推进民生事业发展。继续强化就业保障工作,力争2016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达到2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达3万人,基本实现户户有就业目标,鼓励和引导全民创业;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基本实现人人有保障目标;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建立城乡现代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幼儿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乡村教育特色化、普高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品牌化,力争教育综合水平提升到成都市郊区区(市)县前列。实施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改扩建,深化与华西医院等名院合作,开展特色专科医疗技术的指导和培训,力争5年内将县一医院打造为三级综合医院,县二医院、三医院、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加强县计生服务站建设,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让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升全民整体科学素质。
(二)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加快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按照“西部一流”标准规划建设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文化场所,实施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电影“人人看”、好书“天天读”活动,加快构建城乡“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23』。深入挖掘人文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提升金堂文化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繁荣文化市场,力争全县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达到500家,基本满足城乡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切实加强社会环境治理。推进社会规范体系、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社会矛盾疏导和化解机制建设,推广赵镇小区管理、三溪镇农村社会建设综合服务经验,探索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村(社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切实抓好信访工作。提升救灾应急能力,基本建成县、镇、村三级联动综合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行政效能
(一)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加快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努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深化基层政务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县政务服务中心、分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室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城乡政务服务均等化。
(二)推进政府各项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形成“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事业单位体系,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形成“体系健全、供需平衡、城乡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
(三)深化落实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和公示听证制度。加大对行政权力的规范和约束,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2012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2年是加快“三区”建设,奋力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的重要之年。按照县委部署,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总体目标、发展取向、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积极抢抓“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机遇,把握“快中求好、做大总量、优化质量”工作基调,解放思想、砥砺奋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天府水城“三大战略”,加快建设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样板区,争当全市“尾雁快飞、尾雁赶超”排头兵,争创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丘陵地区先进县。
2012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00亿元,增长1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5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0元,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增长15%。
围绕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夯实争创丘陵地区先进县的经济基础
(一)超常规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规划建设,确保5月底启动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6月底前完成整个前沿区规划设计,年底前沿区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完工,起步区基本形成承载能力。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士兰电子、川锅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基本建成,金堂电厂二期开工建设。成阿工业园区2011年签约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剩余土地于年底前实现项目全覆盖并开工建设、2013年全面建成投产;金堂工业区已建空置标准化厂房实现项目全入驻,年底前所有项目原则上建成投产。全县新增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5户,力争140户;工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围绕“产城一体”,加快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确保成阿工业园区年底基本建成,节能环保产业园全面开工并于6月底前全面形成承载能力;全年工业园区(不含前沿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强化扶优培强,力争新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上亿元企业10户、上10亿元企业2户。
(二)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壮大都市农业,坚持用城市规划理念优化农业布局,推进设施农业示范带建设,确保五福大道、资水河示范线基本建成,金堂大道示范线初见成效,新发展设施农业1万亩、有机农业1万亩。深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争每个乡镇建成1个5000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到1万亩,全县新增土地规模经营5万亩。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力争发展专合组织20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制定落实科技惠农政策,大力引进农技专业人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持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切实加强种养产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升农产品品质,力争年底前在全省率先建立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策划包装综合农产品公共品牌,力争创省、市着名商标3个,省名牌5个,各乡镇至少有1个农产品注册商标。建立农产品直销网络,推进农产品“五进”『24』;开展网上展销活动,创办网上交易市场,提高产品营销时效。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县城商贸休闲、三星文化创意产业、沱江风景旅游度假、山江古镇五凤和丘区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五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快商贸旅游业发展,力争恒大、中国会馆和蓝光度假酒店等3个五星级酒店投入运营,开工建设1个五星级酒店(绿岛),力争三星大学城等3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和3个商务酒店开工建设;统筹配置城乡商业网点,抓好直营连锁店和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壮大外贸主体,力争新增外贸企业5家;加大对电子商务应用企业的扶持;突出抓好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设,促进“两山一江”『25』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力争实现旅游收入2.35亿元,增长15%;确保商业、旅游、农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加强城市营销,确保房地产销售面积达到160万平方米,力争突破200万平方米;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
二、围绕打造天府水城,提升争创丘陵地区先进县的城市水平
(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交通先行,推动成青金快铁、赵镇至淮口快速通道、成青金快速通道、五凤至洛带快速通道、成南高速成阿互通等项目加快建设,开工建设金堂大道中段赵家至高板段、成阿工业园区与金堂大道连接线,确保金堂大道南段、成德南高速金堂段投入运行,力争建设乡镇连网道路、通村公路、新型社区、产业园公路
(二)加快推进天府水城建设。优化以县城为中心,淮口、竹篙为重点,一般场镇为支撑,集中居住区(院落)为基础的全覆盖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推进县城新区建设,按照国内一流的滨江城市标准和“一年打基础、两年形成承载能力、三年基本见成效”的要求,将老城区、栖贤、恒大、西家坝等片区统一纳入新区规划、建设和管理,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协调城市功能分区,合理拓展城市空间;加强生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启动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快实施43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新(续)建农民集中居住区42个,计划集中8000余户、2万余人,着力打造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综合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确保增减挂钩报征土地2000亩,力争2500亩。深化“两化”互动,推进淮口新城与工业园区融合发展;加快竹篙镇回乡创业示范园建设,建立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力争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建成全市最大的精深加工物流园区。深化与文旅集团合作,力争五凤古镇“五一”前具备初步接待能力,国庆节正式开街。深入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入镇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探索推进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社保和教育等制度,力争新增进城入镇农村居民9万人。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争创丘陵地区先进县的发展活力
(一)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深化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改革,进一步总结推广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形式,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流转顺畅、交易活跃、市场繁荣的农村产权流转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扶持政策体系、产权信用担保体系,形成农村金融服务多元化格局。完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力争年底达到“四个有”『26』目标。深入推进用地制度改革,推进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工业、商贸旅游业、公共公益事业,促进农民进城入镇;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出让、出租、转让、抵押、转租、作价入股和联营等方式自由流转;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指标的全覆盖和交易的全流通,同步推进农用地、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加强土地报征储备,确保城市建设用地报征1500亩,力争达到2000亩,节能环保产业园工业用地报征1500亩,力争达到2000亩。
(二)深化城乡综合示范建设。对接“蜀龙大道—成青金快速路—唐巴路”示范线规划和成南高速、成金青快速路统筹城乡综合示范带建设的总体规划,力争全面完成示范线年度建设任务。启动第二批3个综合示范镇、3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示范镇建设,重点体现“综合运用改革成果,系统集成推进示范”,确保示范乡镇在项目规划建设上有质的提升,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的突破,在示范作用发挥上实现超越,力争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工作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三)大力实施全域开放战略。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合作与交流;深化与阿坝州合作共建,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参与成遂渝经济带建设,积极拓展金堂开放合作领域。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围绕主导、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借时、借力、借机招商,大力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项目,提升发展传统产业,确保节能环保产业项目至少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户、国内节能环保50强企业5户以上,引进符合市考核口径的重大项目12个;实际到位内资75亿元,实际使用外资8000万美元;农业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12亿元。深化银政合作,确保全年平台公司融资达40亿元,力争达到50亿元。
四、持续加强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各项民生事业加快发展
(一)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全面完成2012年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目标,突出抓好就业保障,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万人,新增就业1.5万人,引进培养熟练工人4000人、技能人才600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深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做好民政优抚、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县城老院落、农村院落改造工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完成10个安置小区项目主体建设,公共廉租住房建设300套,棚户区改造280户,完成D级危房改造239户,新改造农村土坯房1.4万户。全面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办学品质提升工程”,完成金堂中学迁建;确保交大希望学院如期建成,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启动建设。完成县中医院、县精神病医院迁建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推进县一医院迁建项目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深化与华西医院等院校合作。组建节能环保产业研究院,建成国家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深化全国科普示范县建设,不断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强人口工作,推进优生促建工程,从源头上提高人口素质。加强老龄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二)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启动县文化、体育中心建设,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参与成都市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活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充分发挥三星大学城、中国书法之乡等文化优势,鼓励民营企业投入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五凤古镇和淮口文化产业园区,兴办文化旅游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社会参与,加强文化队伍建设,营造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办好中华龙舟大赛、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重大文体赛事和全国少儿书法展等重大文化活动。
(三)加强平安金堂建设。深入推进社会规范体系、城乡社区治理机制、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发展机制、社会矛盾疏导化解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和物业管理等条件,完成15个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化“平安金堂”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持续开展打击黑恶势力和毒品犯罪专项行动,维护社会稳定。继续开展“幸福金堂”指数测评,严格落实信访逐级负责、风险评估、积案化解、双向承诺等制度,深化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巡访、下访、陪访和群众网访、领导包案等活动,下大力气打击非访。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和“一岗双责”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增加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大力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决策、纠错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集体讨论决定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国计民生的重大政策、总体部署、重大问题。严格执行人大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完善“两公开一评议”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巩固和发展法制宣传阵地和队伍,深入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水平。
(二)优化提升行政效能。深化行政机关业务能力建设,继续开展业务大练兵和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构建为民服务、政民互动、政社合作“三位一体”的市民综合服务平台;加强电子政务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扩大企业注册登记“一窗式”并联审批范围。
(三)不断强化勤政廉政。切实按照“四个不要”『27』要求,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大力治理庸懒散等现象,倡导真抓实干、立言立行、说到做到、服务高效的工作作风,形成勤政廉洁、争先创优、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巩固完善“三早”预警机制,加强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审计监督,深入开展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小金库”、公务用车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
各位代表,完成今后五年工作目标和2012年各项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在县委领导下,齐心协力,开拓奋进,扎实推进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样板区建设,为争创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谱写金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全省丘陵地区先进县评比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全省181个区(市)县中评出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考核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二是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类区先进县,按平原、丘区、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分类评比,其中全省67个丘陵地区区(市)县评6个先进县。三是全省181个区(市)县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不按类区评比。
『2』千亿工程:指在全省建设1000个万亩农业产业示范区,每亩实现农业收入1万元,每个示范区实现农业收入1亿元,带动1000万农民增收。
『3』一镇一园区:指我县每个乡镇都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4』旅游综合改革试点:2010年12月,成都市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2月成都全面启动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龙门山、龙泉山两个功能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在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实施“旅游品牌”战略等七个方面取得突破。
『5』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指市委、市政府确立的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包括金堂、青白江、龙泉驿、双流及新津的龙泉山区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主要以发展景观农业为导向,以打造西部一流的国家级乡村田园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该功能区在我县涵盖赵镇、淮口、栖贤、三星、五凤、福兴、赵家、白果、三溪、官仓等10个乡镇,包括54个村(社区),其中34个村(社区)全部覆盖,20个村(社区)部分覆盖,涉及面积327.99平方公里。
『6』“百湖”工程:指按照成都市在龙泉山脉建造一批水源性工程的统一部署,我县计划2011—2013年建设人工湖76座,统筹解决我县山丘区水源问题,改善农业农村用水条件。该工程简称“百湖”工程。
『7』村小提升:指根据成都市学校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结合当地农村新型社区布点规划,按照“撤消、合并、改造、提升”工作思路,确定各区(市)县现有村小点位的撤并和保留,使农村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资源更加集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8』校舍安全工程:指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消除安全隐患。
『9』大调解:指在党委、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种调解方式既各司其责,又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10』“五五”普法:2006—2010年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
『11』“六五”普法:2011—2015年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的简称。
『12』两集中、两到位:指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内设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部门的行政审批权向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授权到位,行政审批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到位。
『13』“两好”现象:指“贪玩好耍”、“好人主义”现象。
『14』两公开一评议:指领导干部公开述职、公开承诺和民主评议。
『15』三访:指网访、约访、巡访。网访:通过外网反映诉求;约访:根据反映诉求约请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进行会商后约请上访人;巡访: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
『16』网络问政:指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民情、汇聚民智,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三早”预警机制:指我县以创新领导干部日常教育监督模式为切入点,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的集提醒防范、动态监督、保护挽救于一体的廉政风险防范“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预警机制。
『18』产城融合: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工业园区发展和城市新区建设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实现宜商宜业宜居。
『19』望天田: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依靠天然降雨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和水旱轮作地。
『20』三带两线一区:我县提出的现代农业发展布局规划。指坝区乡镇设施农业示范带,龙泉山脉乡镇高山反季节生态农业示范带,资水河流域乡镇有机农业示范带;金堂大道、五福大道沿线乡镇现代农业生态观光示范线;农民集中居住区现代农业示范区。
『21』一村一品:指每个村都有主导产品和产业。
『22』六个一体化:指城乡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这是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标准。
『23』15 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指通过加强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城乡居民出门步行15 分钟,就能享受到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
『24』五进:指农产品进学校、进超市、进机关食堂、进农贸市场、进社区。
『25』两山一江:指云顶山、炮台山和沱江。
『26』四个有:指有一套适应农民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有一个保障有力、满足运转需要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有一个民主评议、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共服务的管理机制;有一支协同配合、管理有序、服务有力的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队伍。
『27』四个不要:指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不要动摇;坚持艰苦奋斗,勤政敬业,不要懈怠;求真务实,立说立行,不要糊弄;团结战斗,勇追快飞,不要折腾。
金堂县人民政府主办 金堂县行政审批局承办
蜀ICP备13001076号
管理维护:(028)84922299 (028)84922661 技术支持:(028)85455369 网站标识码:5101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