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金堂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县长 曾洪扬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围绕市委“五大兴市战略”,把握“快中求好、做大总量、优化质量”基调,瞄准“四个标兵”目标,深化“三区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金堂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增长2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3.9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9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10元,分别增长11.6%、14.9%。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或总量居成都市三圈层县(市)前列。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16.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6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70亿元,46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29个。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建成区(金堂工业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3亿元,新竣工投产项目18个;在建区(成阿工业园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新竣工投产项目26个;起步区一期(节能环保产业园)配套建设全面完成,二期三条主干道路形成通车能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79户,完成总产值80亿元;成立成都节能环保产品展销中心,成功举办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成功创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二是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业增加值39.3亿元,增长4.5%。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07个,完成农业投资17.85亿元。“米袋子”“菜篮子”建设扎实推进,粮食总产量30.96万吨、蔬菜总产量73.56万吨,分别增长0.86%、1.57%,确保了粮食安全,粮企改革有序推进。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新增种植产品结构调整3.5万余亩。新建“田岭涧”基地6个,新增20家经营主体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累计达116家,新增绿色食品基地认证28万亩。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300名、新型职业农民1000名,注册家庭农场10个,创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新增省着名商标2个、市着名商标4个。新创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各1个、市级3个,全县畜禽规模标准化养殖率达60%。举办首届中国·四川(金堂)食用菌博览会。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化建设示范县、2012年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
三是服务业加快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0亿元,增长12%;49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7亿元,恒大酒店、星岛国际一期等13个项目竣工投运。优化城乡社区商业网点布局,编制完成县域市场布点规划,新建或改造乡镇农贸市场7个,新增商业面积15万平方米。推进农产品“五进”工程,完成农超(校)对接销售额1.6亿元。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完成金堂山休闲健身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五凤古镇一期项目建成开街并通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级检查验收,实现旅游收入5.06亿元。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40万平方米,增长11%,销售面积连续3年保持在三圈层首位。
二、城乡建设全面提升
一是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全面推进天府水城新区建设,主体规划基本成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完善。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建成招生,三星大学城初具规模,师生总人数达5万人。启动淮口特色小城市以及白果、五凤、赵家3个市级示范特色镇建设;完成18个一般场镇首轮改造任务,规范场镇开发建设,实施旧城改造
二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按照县委“一年一主题,五年五步走”部署,开展“设施提升年”活动,实施交通、水务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亿元,毗河三桥、又新大道等项目建成通车,广兴大道、转隆大道等项目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二绕金堂段、五洛路、中金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建成乡村公路
三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巩固退耕还林4.65万亩、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植绿14.09万亩;义务植树16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6.11%;建成市级绿色家园示范点1个,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编制完成沱江流域沿线5条黑臭河渠治理方案,完成沱江流域成都段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16个。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单位GDP能耗下降6%左右。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创建省级“五十百千”示范镇1个、示范村(社区)3个。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四川省环保模范县。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一是统筹城乡改革纵深推进。强化农村产权登记常态化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等制度体系。深化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累计160个村(社区)融资贷款2.47亿元,127个村(社区)融资项目竣工验收。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立竹篙镇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民主管理机制,优选实施项目10个。深化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试点,竹篙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一期标准化厂房主体基本建成。获批全省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
二是行政管理改革不断深化。完成淮口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并通过市上检查验收。全面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形成监督、管理、执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全国试点成果应用,提升我县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三是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家、节能环保行业50强企业10家、符合市考核口径重大项目17个。三次产业实际到位内资7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1642万美元。引进中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项目等工业项目48个,协议引资170亿元;引进农业项目92个,协议引资17.6亿元;引进品牌超市6个、商务酒店4个。新增外贸企业5家,实现外贸出口8800万美元。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30亿元,增长13.5%。创新实践“三圈一体”战略,深化“锦·金教育互动发展联盟”,县域学校与成都名校结成帮扶对子12对;与西昌、绵竹等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中江县合作共建成德工业园区进展顺利。
四、民生改善成效明显
一是就业社保稳步提升。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05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129人,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1.2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2%,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分别达到56.04万人、63.46万人,参保覆盖率均达98.3%以上。实施安置房项目21个,全面完成5856户农村困难群众土坯房改造、222户棚户区改造、4409户危旧房改造。淮口300套公租房已竣工验收。建成微型养老机构4所、农村幸福院17个,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57151人次。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5015.08万元、市县级价格补贴1880万元。
二是教育卫生取得进步。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加快实施,完成12所学校运动场标准化改造;推进“新优质学校”创建,全面提振教师“精、气、神”,教育质量得到稳步提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5.7万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国家认定,接受市政府特殊教育督导评估,成绩优秀。县二医院门诊综合楼项目、县急救指挥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县一医院、县妇幼保健院、371个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开展“医疗服务质量年”活动,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提升,被评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查。兑现计划生育三项奖励及各利益导向政策扶助金2136万元,惠及11万余人,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成功创建全省人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示范县。
三是科技文化繁荣发展。成立四川联合环保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30个、高新技术企业6户,实施科技示范工程7项,专利申请量达589件。成功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第四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等大型文体赛事以及16个乡村文化旅游活动,开展铁人三项赛场后续发展和利用规划工作,成功申办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文化惠民成效明显,开展农村电影“四进”工程,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发展地面数字电视用户3800户、农村光纤电视用户3000户。
四是平安建设切实加强。积极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7·9”特大洪灾,无一人因灾死亡,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财产损失,最短时间恢复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开展“打传销、反欺诈、促和谐”执法活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有力推进信访问题“案结事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交通、消防、建筑、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组建金堂县应急管理专家组,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被市政府评为2012年消防安全先进单位,被成都军区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土桥镇率先在全市三圈层成功创建省级安全社区。
五、政府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结建议114件、提案158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及“法治金堂”建设工作,建成规范化法律服务室55个,全县21个乡镇、231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被评为全市“五五”普法先进县。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审查,行政执法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
二是政务服务持续优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新一轮审批服务事项清理,全县保留的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缩1770余个工作日。推进审批服务职能下沉,将7项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权限延伸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13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改建提升工程,以及淮口镇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园区100余家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在“中国·成都”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基层公开综合服务监管平台发布各类信息11万余条,网上信息公开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县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有序推进。
三是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加强“廉政金堂”建设,持续开展“廉政大讲堂”活动,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完善领导干部个人家庭财产查询制度;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建设,对6个试点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平台建设进行督促检查。积极开展执法监察专项行动,纵深推进工程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深入落实“八项规定”,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办公用房违规占房、超标配车和违规用车现象。
统筹推进统计、保密、档案、地方志、人防、外事、侨台、民族、宗教、老龄、民兵预备役、妇女儿童、红十字、县文联、残疾人、气象、住房公积金管理、烟草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热情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监督和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县单位和驻县部队、武警官兵,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金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我县经济还是低基础、小总量上的快速增长,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是我县最大县情和主要矛盾。突出表现在:工业总量偏小,重大项目偏少,龙头企业支撑及带动偏弱,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转型阶段;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助农增收有待进一步加强;服务业占比较低,对全县经济拉动不大;城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待切实突破;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还须加强,公共财政保障能力偏弱,民生服务与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按照县委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把握“稳中快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全域开放”的工作基调,深化实践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五大兴市战略”,全力推进“三区建设”,争当“四个标兵”,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抓好“全域开放年”各项工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为在全省丘区率先、与成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014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增长1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5.9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5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0元,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430元,增长15%。
围绕上述目标,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工业强县为龙头推进产业提质增效,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认真落实“产业倍增”战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推进三次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县域经济稳中快进。
一是突出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成都工业战略前沿区规划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市域范围内构建“4+1”工业空间布局。加快起步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加大项目招商促建力度,起步区一期实现项目满覆盖、二期实现项目入驻“零”突破。推动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园、国电二期等重大项目进程,新增投产规上企业40户,完成工业投资70亿元。加快节能环保主导产业发展,力争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个。抓好生产要素保障,促进成阿西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运。金堂工业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成阿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增长25%。积极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
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品结构3万亩以上,突出发展食用菌、蔬菜、水果、蛋鸡、肉鸭、黑山羊等“3+3”特色种养业,打造80万亩全市保障性常年蔬菜基地和全省秋淡季蔬菜基地。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以上,打造赵家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6000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单产,逐步增加政府储备,培育粮食流通企业,增加市场供应量,确保粮食安全。强化“田岭涧”品牌营销,加强经营主体培育,创建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新增21个经营主体纳入追溯系统,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发展家庭农场10家。加快竹篙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实施全省丘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农机化率达57%。实现农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4%。
三是提升发展服务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环保服务业、会展经济、商贸商务、金融服务等新兴服务业,结合恒大酒店等资源优势,力争将金堂打造成为成都国际商务会议副中心;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进温德姆等品牌商务酒店建设,力促华地财富广场、金海岸·耍都等项目建成投运,完善淮口、五凤商贸服务设施,加强三星大学城、淮口巴德小镇、科玛小镇商业网点建设,新增商业面积20万平方米,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12%。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云顶石城规划,完成五凤古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县城三江水域、金堂山等旅游资源开发,启动温泉旅游综合体、五凤古镇二期等项目建设;实施滨河空间打造项目3个。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实现商品房销售金额54亿元。
二、以设施提升为抓手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认真落实“交通先行”、“立城优城”战略,深入推进设施提升工程,完善经济发展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新型城镇化。
一是加快交通水利建设。编制完成全县交通规划,加快推进交通重大项目建设,力促五洛路、转隆大道、中金快速通道、平桥大道年内通车,金堂大道中段、赵金路等项目加快建设,成金大道、家珍大道、盘龙寺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新(改)建村组道路
二是推进城镇体系建设。推动县城、区域中心镇和一般乡镇协调、差异化发展,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抓好水城新区核心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加快实施1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项目。深入开展淮口特色小城市以及五凤、白果、赵家3个市级示范特色镇建设,不断提升一般场镇功能和环境。强化城市综合管理,注重“城市病”的预防和管控,完成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整治“脏乱差”,完善垃圾压缩中转站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7个,完成农用地整理项目22个,顺应农村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期待,促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
三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启动全县生态保护规划编制,完善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和龙泉山脉生态植被恢复工程植绿成果,探索发展木本油料林等现代特色林产业。狠抓节能减排,完成金堂工业区东区(同兴新区)污水处理厂、三星大学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实施国电一期项目技术改造和印染企业调迁,实现单位GDP能耗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强化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治理,实施改善空气质量“十项措施”,加强违法排污单位集中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确保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为争创国家级生态县奠定基础。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城乡发展活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
一是继续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农村产权登记常态化管理,确保变更登记、法律援助、群众咨询、投诉与纠纷调处办结率均达100%。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配套办法。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完成9个镇32个村融资项目建设。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保覆盖面和参保率。抢抓全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县机遇,推进赵镇、竹篙、赵家等7个乡镇开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试点工作。深化竹篙重大公共建设项目民主管理改革试点,达到“四个有”目标。完善提升成德南、三溪新农村示范片,加快建设金堂大道南段“淮—白—五”新农村综合示范片和3个新农村综合体、3个幸福美丽新村,将“淮—三—赵”城乡统筹示范线打造成全省丘陵地区的典范。
二是推进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和金融创新。做好全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在赵家、竹篙等乡镇开展盘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盘活小型水利工程经营权等改革试点,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改革领域的突破。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拓宽农村有效抵押物范围,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健全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激励机制、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包装一批农村产权向金融机构推介融资,用于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项目,搭建农村产权与金融资本的桥梁。
三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稳步开展大部门制改革,形成精干高效的县级政府组织体系。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镇政府职能,理顺县、乡两级政府责权关系。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适合小城镇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为推进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实施职能划转和机构设置整合,促进政府组织机构更加优化。
四是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四川联合环保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突出抓好决策咨询服务、科技公共技术平台建设管理,以及科技成果孵化、转化服务;围绕节能环保龙头企业,建立省、市级技术中心,鼓励支持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优化专利结构。加快“光网城市”建设,实现重点区域上网无盲点;开展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完成2—3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改造。巩固“2011—201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成果,推进民生科普。
四、以招商选资为重点深入实施全域开放,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认真落实“全域开放”、“三圈一体”战略和“全域开放年”部署,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是强化项目招商引资。瞄准支撑能力强、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的项目,新引进符合市考核口径的重大项目15家以上、世界500强企业2家、国内节能环保行业50强12家。强化三次产业招商,着力引进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休闲等产业项目,拓宽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工、城市综合体、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新引进、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2家、大型旅游开发企业1家;实际到位内资100亿元以上,实际使用外资1.5亿美元以上。
二是强化对内对外开放。坚持“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办好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铁人三项世界杯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等节会、赛事活动,以此为平台加强城市营销,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对外知名度,吸引更多国内外人士到金堂投资兴业、居家旅游;鼓励、支持优势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贸易促进活动,外贸出口突破1亿美元;加强与外国地方政府、民间和企业的交往,深化与德国在环保产业方面的交流合作。强化区域合作,深化与阿坝州、中江县务实合作,推进成阿、成德工业园区发展;深化与锦江、龙泉驿区等地在经贸、产业、教育等领域合作,进一步加强与西昌、绵竹等友好城市交流合作。
三是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发展民营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改善投资环境,着力破除阻碍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鼓励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参股、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实体经济、民生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工程,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协作配套,走“专、精、特、新、配”的路子,全年培育“小巨人”10户、“成长型”20户。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完善“政、银、担、企”联动机制,努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以民生改善为目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增进城乡居民福祉
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各项民生改善工作,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一是强化就业保障工作。全力确保圆满完成十大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2万人,引进和培养熟练工人4000人、技能人才700人,完成新型农民培训1800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3万人次,新增就业1.5万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做好社保扩面、稳定参保和监督检查工作,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保持在98%以上。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安置房项目15个,完成赵镇30个点位的老旧院落、10个点位的“城中村”,以及淮口镇5个点位老旧院落、6个安置区综合整治。推进“三无”院落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200户,新建公租房118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00户。在全市先行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加快西南金色年华老年健康示范基地等3个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
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启动12所学校教师周转宿舍、7所学校寄宿生宿舍、24所学校食堂建设,完成不少于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推进“新教育实验区”和“品质学校”建设;继续抓好全县教师工作会精神贯彻落实,加强校(园)长、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师“县管校用”改革;加大偏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师资、物资倾斜支持力度,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县一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提档升级工程;探索“县管院用”人事改革,加大医学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进行政村(社区)工作,加快建设“五馆合一”文化中心、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村村响”广播室。深入推进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特别关爱”行动和“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三是深化平安金堂建设。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力整治毒品违法犯罪,扎实开展“无传销县”创建活动,开展“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平安金堂”建设。完善应急队伍、物资储备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完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加强初信初访办理,集中治理重信重访,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及时妥善解决信访问题。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工作,推进规模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社区创建,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保障能力和水平。完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杜绝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六、以职能转变为导向深化政府自身建设,建设法治和服务型政府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一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严格执行县人大决议决定,切实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意见,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事务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推进“六五”普法,完善城乡一体化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行业调委会,创建法治金堂。
二是着力提升行政效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拓展政务服务范围和内容,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健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加快“一目录、一厅、二平台”建设,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对具备条件的村(社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点标准化建设,拓宽群众查询、获取政府信息渠道。加大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力度,加强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政务工作效率。
三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全面推行“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推进“廉洁金堂”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市委市政府和县委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关规定要求,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强化公共资源使用、管理、交易监管,继续开展干部作风、超标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等治理整顿工作,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新的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奋力推进“三区建设”,积极争当“四个标兵”,为在全省丘区率先、与成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金堂县人民政府主办 金堂县行政审批局承办
蜀ICP备13001076号
管理维护:(028)84922299 (028)84922661 技术支持:(028)85455369 网站标识码:51012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