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最好是沱江
沱江的起点——金堂县城赵镇,被人们誉为一颗闪亮的明珠!
一曲《美丽的天府水城》,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座散发着迷人文化气息的都市。
赵镇,东依龙泉山西接成都平原,一江三河绿波回环,始建于东汉,原名“大渡”。北宋时,梓州转运使韩涛疏浚了金堂峡口外的险滩,以通舟楫,后人记其功,改大渡为“韩滩渡”。清朝初期改称赵家渡。清康熙年间改为赵镇。因其地处毗河、中河、北河交汇处,人们又习惯叫其三江镇。
历史上,赵镇与江油中坝、渠县三汇、射洪的太和并称为四川四大名镇。是川西通往川东直至长江中下游各省的水路咽喉要道,川西物资集散地和水运中心,在三江沿岸常年船只云集,春江水涨时,上千船只竞渡于碧波烟柳之中,形成了金堂八景之一“韩滩春涨”。据金堂县志记载,古时不少文人学士对此曾留下“万柳含烟浮碧浪,千峰环翠压春涛”,“人在桥西春似梦,笛来江上洒初豪。烟波最好斜阳外,独倚栏杆兴倍高”等描绘水运繁忙和风光旖旎的佳句。
的确,夕阳西下,红日落入水中时,那金光闪闪、碧波荡漾的景观,令人回味无穷。尤其在朦胧的光线里,喝一杯清热解暑的茶,看岸边的小孩在大人的牵引下坐在河沿把小脚放入水中一摇一摇的美景,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环绕天府水城三河的美,还在于它仿佛构筑了一条时光隧道。
离赵镇沿沱江而下的5公里处,江面渐宽,沱江流至这里,形成了宽广约数十亩的回水湾——来宝沱,更像是个藏宝盒。它的传奇,演义着金堂——金玉满堂的神韵!
据当地人讲,这来宝沱从前只是一个小水凼凼,叫麻柳凼,现在的这般景象原是仙人所造。
从前,炮台山下的炳灵庙住着炮台祖师,云顶山上的慈云寺里住莹华祖师,他们都是法力无边的有名高僧。平时,两位高僧闭门修行,到了每年二、三月间,两人便邀约在一起,讲经论法,比试修炼成果,年年如此,以检验各自功夫的长进。
有一回,他俩比试剑法,一比就是三天三夜,弄得飞沙走石,鸟兽皆惊,然而剑法高低一直未能决出。两人都爱面子,谁也不愿放弃一线取胜的希望,待他们都战得筋疲力尽时,就坐下来商量,最后约定,只要谁先点到对方就算获胜。炮台祖师是个急性子,商量已定,元气已恢复,想给莹华祖师一个措手不及,率先建功。于是,他一腾空中,挥剑便砍。哪知道莹华祖师早有准备,他纵身腾上枝头,迅速闪开炮台祖师的利剑,炮台祖师这一剑扑了空,砍到了莲花山的莲花桩上,石莲花被砍飞了。原来川西常发大水,是江魔兴风作浪所为,这石莲花是佛祖用来镇压江魔的宝物,被砍飞的石莲花飞呀、飞呀,重重地落在麻柳凼里,当时水花泥沙溅落数十里,震得地动山摇,把麻柳凼打成了一个又深又大的大水沱,一涨水就成了一个水湾,上游冲来的东西都汇聚在这里。什么箱、柜、坛、罐、竹竿木檀、禽畜瓜果应有尽有,岸上的老百姓就把这些东西打捞起来就地变卖。一发大水,这里的鱼又多又大,附近的老百姓,老老少少都来撒网打鱼卖钱。这里有东西捞、有鱼可打,回水湾变成了聚宝盆,久而久之,人们给这回水湾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来宝沱。
然而,时值20世纪90年代末,这一景致愈来愈远。原来,金堂人继古人拓峡之后,又一次实施大举开拓,使小三峡较过去更宽了,金堂从此不言灾!
来宝沱依然在,只是没有了当年的景致。这是发展的必然,这是历史的选择,不过,当人们发现遗失了记忆的时候,就会开始反省,就会回头。
如今,当你坐在游船上,从赵镇顺江而下,穿越龙泉山脉的小山峡谷,看蜿蜒的沱江起伏在龙泉山下,看纯净的江水倒映出山村姑娘健美的身姿,看悠悠的白云飘过远处高高的云顶山,看成群的牛羊自由地奔跑在沱江河畔,你定能有一种坐享良辰美景,以及云卷云舒的浪漫、销魂。
沱江的起点----金堂,它是上天给予的恩赐,不要因为旅游典籍上,暂时没有它的芳名,不要为了追寻所谓有宏大,就把这颗镶在沱江起点上的明珠遗忘!
作者:杨代军